次頁選項

道慈禪觀修道七法

人生之機緣與光明道路─你不可不知的修道七法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修道、修道,但是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道」?「修道」指的又是什麼?很多人都以為「修道」就是使用符咒法術、具有靈感神通、或是每天誦經打坐,其實,這些都只是幫助我們接近「道」法修行而已。

  「道」指的是ㄧ切宇宙,包括物質、精神世界的本體。「道」無形無相,卻可以像器皿一樣,承載萬物、容納萬物,共生共榮;「道」也能夠創造萬物,賦予萬物各種作用與功能。追根究柢,「道」其實就是幫助解決人生所有問題的答案!就是要「瞭解自己、開發自己、提升自己」。而真正的「修道」就是要回復到宇宙原始的初性,也就是ㄧ切無罣礙的自由心性

  當一個人有心想要求道時,就是起了「道心」。之後便還需要透過一些實際的體會與實踐,才可以真正進入「悟道」,最終乃至「成道」。
  但是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正走在正確的修道路上呢?而現在的你又是走到了哪一個「道」上呢?為了讓您能夠時時刻刻檢視自己,明白自己正處在哪一個修道階段,以下為您介紹「修道七法」,透過七個淺顯易懂的修行法階,提醒您,現在的您是否已經走在正確而且對的「道」路上了,還是只是在走冤枉路呢?

(一)敬信
  我們常聽有句話說:「大道之門,唯『信』能入」。在這個浩瀚的宇宙裡,人類只不過是其中極為渺小的一粒塵沙而已,與天地相比,我們是顯得多麼微不足道啊!宇宙無窮無盡,有許多無法預知以及不可知的事情存在著,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經由理性的判斷、分析、邏輯的思考來解釋的。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意義、生命的源頭、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這些又豈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這時候,你唯有全然地、單純地「相信」,也才能夠真的參透這其中的奧妙與真理。

  「敬信」就是誠摯地、恭敬地、全然地相信。因此,一個修道人不論信奉的是哪一種宗教,遵循哪一個教派或義理,只要是勸人向善、向上、知黑守白、行功立德,有助於人的,就必須謹守著恭敬的心,信受奉行。

  敬信可以使人不再自我膨脹,懂得除了自我之外,宇宙間還有無邊偉大的力量,那是超越個人的。瞭解這個道理,就可以讓嗔痴疑慢的自我,漸漸擁有謙遜、慈悲、平等、感恩、歡喜、精進、懺悔、無謂、堅忍等無量心,這就是修道的根本。就好像蓋房子一樣,唯有地基穩固了,房子才能夠一層層地往上蓋,最終成為萬丈高樓。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道業。正所謂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修道必須時時刻刻都要回到「敬信」初發心,才能俱足力量。

(二)收心
  每個人都是這世間上平凡的凡夫俗子,我們每天都汲汲營營的為生活而忙碌奔波,眼睛所見、耳朵所聽、雙手所接觸的都是外在的浮雲名利。往往總會自我感嘆,到底生活真正的目的在哪裡。一顆心總是漂泊不定、無所依歸,於是痛苦煩惱如影隨形,累世劫便在生死輪迴裡,無法解脫。

  如果心必須為了追逐這些世俗的外在物質、名聲、錢財,終日奔波忙碌,又怎能超脫煩惱痛苦呢?所以當我們透過「敬信」,有了依靠,相信宇宙間有一股巨大崇高的能量,指引著我們的方向時,那就像迷霧中的船隻有了燈塔的照亮,迷路的人有了星斗的指引一樣,自然會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個時候你就會知道,你那顆搖擺的心,已經漸漸地不再為週遭環境、物質世界、外界的眼光所影響,不再執著於對與錯的表相、個人的得失榮辱、貪圖慾望與享受,而能夠把心收回來,漸漸感到安適寧靜。

(三)斷緣
  當「收心」過程不斷進行時,原本習慣和外界外物攀緣的心也會漸漸地消失。於是那些時常會傷害我們的惡人、惡事、惡緣也會自動地減少。我們常常會因為自身的好惡,而對喜歡的事或物表現出特別歡喜的態度;而對於討厭的事物,則顯得漠不關心,我們總是花了太多的心力在這些外界事物上。然而透過「收心」,我們就會慢慢地淡化對它們的執著,就不容易為它們所傷害。因為執著的慾望減少了,那些不好的人、事、物也就不會在我們的四周飄來盪去,不斷影響我們了。
(四)簡事
  當惡緣惡事減少以後,那些攪亂心思的繁雜俗事,自然也就會跟著減少, 當我們的心不再為這些事物所羈絆,必然能更懂得「放下」的道理。「放下」需要勇氣與智慧,不論是愛情、事業、婚姻、家庭……,懂得放下就不會執著,執著於自己獲得的多或少。少了對事物的執著,就不會再鎮日為這些繁雜俗事陷入忙碌的泥沼裡,而失去對事物的判斷力及覺察力。明白簡簡單單的生活,好過不知所為而忙碌,這就是簡事的要義。
(五)真觀
  而當我們面對周遭的人、事、物都能以簡單、明白、清楚的態度對待時,就不會花過多的心思去多思、多想,這時候心就會靜思下來,去真正地覺察一切所聽、所見、所聞之事。由於心已經不再被外在事物所影響,因此更能周全地看到一切的發生或事情,也就是事物的「相」。不僅如此,還能夠穿越「相」,明白「相」背後所有的因果本末,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變化及影響。
(六)泰定
  當我們能真正地看清楚一切,明白所有的「發生」都是老天爺(神佛)的苦心,並且能隨隨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歡喜接受、勇敢承擔、欣然改變時,心就會真正地沈靜下來。隨著沈靜的時間越長,我們就比較能活在當下、心情放鬆,面對事情發生時,也就不會再那麼驚慌失措、擔心恐懼、心猿意馬、慌亂不定了,而能氣定神閒地匆匆容容。
(七)得道
  如果這顆「驛動的心」可以分分秒秒都顯得自在從容,便可以與「道」相應,與天地萬物眾神佛同一真性、自然無為、包羅天地、無所不能、出入有無、顯隱莫測,最後能超凡入聖解脫一切,超脫生死輪迴,得昇榮界。達到這一階段,不僅是個人受益,及連我們的九玄七祖,也都能共霑法益、同步超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