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您有愛情、事業、婚姻、健康、 工作……等疑難困惑嗎? 您現在正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 而無法抉擇嗎? 且讓諸葛神算為您解答心中的 疑惑,讓您從此不再徬徨失措! 「諸葛神數」相傳是由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所創,諸葛孔明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更精通易經術數,能預卜未來,自古以來一直為後人所傳誦,而其所作的「諸葛神數」更是流傳千年。「諸葛神數」由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演變而來,共有三百八十四籤,籤詩內容寓意深遠,變化無窮,占卜吉凶禍福,極為準確。 ![]() ![]() 1. 問母親健康?
家住台北市的林小姐因為母親身體經醫師宣告已進入癌症末 期,前來請示諸葛孔明占卜一 籤,林小姐希望得知母親的健 康是否能平安度過難關。結果 占得一籤: 欲行還止 徘迴不已
籤詩顯示:母親之身體狀況只動搖莫強 得止且止 能盡人事聽天命,不要過於勉 強行事,只要盡己之力去做, 一切理當順其自然。 2. 問工作升遷?
某某將官前來詢問丙戌年的升遷仕途如何?占得一籤:秋月雲開後 薰風雨過時若逢楚國舊知己 等閒一薦不須疑
籤詩顯示,現在事業正處於平順之境,將來如果能有自己的舊識知己幫忙引薦,則升遷有望。目前無須太過憂心。 3. 問感情?
目前正為感情煩惱的李小姐,特地前來詢問感情一事。占得一籤:遍書前後事 艱險往來難 若得清風遍 扁舟過遠山
籤詩顯示:感情將很難照自己的意思如願,必須等待機緣到來才有所成。![]() 4. 問今年是否會結婚?
曾小姐和男友交往多年,希望知道自己和男友的戀情是否能 開花結果?於是前來占卜今年 是否有機會結婚。占得一籤: 桃李謝春風 西飛又復東
籤詩顯示:現在沒有適合結婚家中無意緒 船在浪濤中 的時機,且雙方對結婚的意願 並沒有很明確,所以今年並無 希望結婚。 5. 問工作前途?
台南的張小姐想要換工作,但是又害怕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於是前來詢問自己的工作運勢。占得一籤: 利在中邦出戰時 一番獲饋在王庭 鳳銜丹詔歸陽畔 得享佳名四海榮
籤詩顯示:張小姐若想換工作是可行的,而且會在新工作上有所發揮,更能獲得主管的賞識,未來前途看好。 ![]() .少年神童 機智過人
諸葛亮年少時期便展現過人的才智,話說他拜水鏡先生為師時曾有這麼一個典故。有一天,水鏡先生對學生說:「從現在開始到午時三刻,如果有誰能獲得我的允許走出這座水鏡莊,誰就可以出師了。」所有的同學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想盡各種辦法,就是沒有辦法說服老師讓他們離開。這時候諸葛亮來到老師的跟前說:「老師,你故意出這種難題來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學生了,趕快把這三年來的學費還給我!」水鏡老師看諸葛亮這麼無禮放肆,非常的生氣,立刻叫人把他趕出水鏡莊。諸葛亮一走出莊子便大笑起來,立刻跑回學堂跪在老師的面前請罪說:「我剛剛只是為了走出莊子,才故意這麼說,請老師責罰我吧!」老師此刻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中計了,因此轉怒為笑,便讓他出師了。諸葛亮讀書時與當時大多數的人不一樣,並不拘泥於字句意義,而是綜觀大略,通盤考量。年歲及長,透過自己的潛心鑽研,不僅精通易理數術,更懂得觀察天象以判斷時事,可說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此外他也會看人相,據說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時,便已經預知此人日後會叛變,後來魏延果然在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背叛了蜀國,所以諸葛亮早已準備好了錦囊,安排大將馬岱殺了魏延。 諸葛亮喜愛誦唱《梁父吟》這一首古老歌謠,經常自比為戰國時期的管仲、樂毅。諸葛亮曾在與朋友的談論中,大膽預言他們能當上刺史、太守(後來也果真應驗),但是當談論及自己的志向時,他卻只是笑而不答。其實朋友們都知道,他的志向遠大,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一位值得自己為他鞠躬盡瘁的賢主。經過十年之後,這個機會終於來臨。 .徐庶走馬薦諸葛
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漢獻帝的遠房皇叔劉備,雖然亟欲復興漢室,但是無奈在群雄並起的亂世時代,想要復興漢室實在比登天還難。就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劉備巧遇司馬徽,司馬徽便向劉備推薦了二人:「臥龍、鳳儲,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不過,當時劉備因為機緣下找了徐庶當軍師,在戰事節節獲勝之下,便不再積極尋找孔明。不料此時曹操卻用計讓徐庶離開劉備,臨走時,徐庶又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諸葛亮,為世間難得的奇士,是潛於地下之臥龍,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將軍願意見他嗎?」劉備說:「倒是想瞧瞧,可以帶他來此嗎?」徐庶回答:「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應當紆尊降貴,前往造訪。」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走馬薦諸葛」。.劉備三顧茅廬
由於劉備在屢遭挫折之後,求賢若渴,這次又經由徐庶推薦,因此下定決心積極尋訪孔明,於是與關羽、張飛不畏嚴寒來到隆中。然而第一、二次拜訪,都適逢孔明出遊,無功而回,直到第三次,孔明終於在家,但是卻晝寢未醒,劉備怕吵醒先生,便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靜靜等待。過了很久諸葛亮才起床更衣,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並且向其虛心請教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甚受感動,便向劉備侃侃而談自己的主張:現今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兵力,且曹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在無法憑武力與他爭勝負。而孫權佔據江東已歷經三代,江東不僅地勢險要,且百姓皆歸順於他,更有許多有能之士為其效力,所以,孫權只能與其聯合而不宜硬攻。.隆中對
之後諸葛亮更精闢地分析了當時荊州和益州的形勢:他認為荊州雖然是軍事要地,但是僅憑劉表是無法守住這個地方的。而益州地廣肥沃,可是劉璋卻懦弱無能,大家都很反他,所以孔明進言:「將軍乃漢皇之後,聞名天下,若能佔領荊、益二州,外則聯合孫權,內則整頓內政,等待機會從荊、益二州兩路進攻,聯擊曹操,到時不僅功成業就,漢室亦可恢復。」諸葛亮和劉備這次的談話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劉備聽罷孔明的分析,有如撥雲見日、豁然開朗,覺得諸葛亮實是難得一見的奇才,高興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便懇請他出山相助,助其完成復興漢室的大業。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於是便出山輔助,從此在長達廿七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揮軍南下,直指劉備。當時孫權持著觀望態度,諸葛亮分析時勢,主張聯合孫權共抗曹操。於是諸葛亮親自會見孫權,陳述利弊,舌戰群儒,孫權當場折服,立即結盟,便命周瑜等率領水軍三萬,與劉備聯合,利用火攻大勝曹軍於赤壁。之後,諸葛亮助劉備佔領了荊州,後再取益州,接著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建安廿六年(西元221年),劉備在成都正式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任命諸葛亮為丞相,主持朝政,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 .七擒七縱南蠻孟獲
間武三年(西元223年),劉備病危,召諸葛亮囑託後事:「你的才能遠高於曹丕十多倍,必能安國成就大事,如果劉禪可輔佐,便輔佐他,如果不才,國事就交給你了!」諸葛亮聽罷,立刻叩頭說:「臣必定竭盡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竭盡全力輔佐後主,毫無異心,大小政事必定親自處理,賞罰分明、選賢與能、嚴明軍紀,並且與東吳聯盟,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同時,為了消除南中諸郡少數民族的隔閡與矛盾,諸葛亮親自南征,並且七擒七縱首領孟獲,採取攻心戰術,使其心悅誠服,孟獲最後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說:「丞相英明如神,南人從此不再反矣」,諸葛亮因此達到收攬人心,平定叛亂的目的,從此南蠻不再發生動亂。建興五年(西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一統天下,於是上書後主,寫了一篇歷史有名的《出師表》,請求後主准其率軍出征。諸葛亮前後率大軍五次與魏軍對決。第一次北伐時,因為孔明誤用馬謖駐守街亭,結果馬謖指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守回漢中,孔明揮淚斬馬謖,上書自請處分,劉後主只好將其貶為右將軍,但孔明仍以右將軍身分處理政務。第二次北伐時,諸葛亮以陳倉為目標,卻因為兵糧補給不及,無功而退。第三次北伐,諸葛亮取下了魏的武都、陰平二郡勝利而回,復任丞相。第四次北伐時,原本蜀兵因為打勝仗士氣正旺,誰料李嚴此時卻未及時籌措到糧草,於是寫信告知諸葛亮,謊稱東吳攻蜀,要諸葛亮退兵。待諸葛亮退兵之後,李嚴又欺騙朝廷說此次退兵是為了誘敵。諸葛亮於是在上朝時,拿出李嚴的書信上表彈劾,李嚴於是被貶為庶人,流放梓潼。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進駐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了一百多天,因為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不敢貿然出兵,堅守不戰。而諸葛亮在出兵之前亦與東吳相約同時進攻魏國,但東吳三路進軍皆失敗,諸葛亮聽聞,倏乎倒地,最後終因積勞成疾,病死於五丈原。臨死前傳授了畢生所學與姜維,時年五十四歲。蜀軍依照諸葛亮生前的遺願,秘不發喪,緩緩地全線撤軍。一顆璀燦耀眼的星星就這樣黯然地墜落在五丈原上了。諸葛亮後被追諡為「忠武侯」,葬於漢中定軍山。據說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之地時,看見蜀軍陣地之險要,也不禁驚嘆:「天下奇才也。」而後人為了悼念諸葛亮,便在五丈原修建寺廟,以為紀念。 ![]() .八陣圖
八陣圖是古代作戰時的一種陣法,戰國時代就已經出現。當時因為蜀國多為高山峻嶺,軍隊多以步兵為主,早已習慣於山林作戰,因此一旦北上中原,遇到魏國的騎兵便很難與之抗衡。諸葛亮為了提高蜀軍的戰鬥力,便對古代的「八陣」進行改良,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八陣圖。八陣圖縱橫各為八行,用輜車作為主要掩體,以鼓聲和旗幟等作為指揮訊號,可以演變出許多陣法。.連弩
八陣圖的運用必須配合連弩,也就是當敵人衝入陣內之後,近則短兵相接,互相攻伐,稍遠則要依靠威力強大的連弩。連弩指的是一種可以連續發射的弓箭,諸葛亮於是加以改良,一次可以連發十枝。在當時也可說是威力十足的兵器之一。.木牛流馬
諸葛亮從漢中北伐曹魏時,因為必須翻山越嶺,這對於糧食運輸上有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對舊式車輛進行了改良,稱作「木牛流馬」。這種車子的最主要功用就是能夠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據說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乃是從其夫人那裡獲得啟發。沔南名士黃承彥因為非常敬重諸葛亮的才華,有一天,他對諸葛亮說:「聽說你還沒有娶妻,我有一個女兒,雖然相貌長得醜,但是非常有才學,必定可與你匹配,不曉得你中意嗎?」諸葛亮早就聽說黃老先生有一才女,早已心生愛慕,便欣然答應。 一天,諸葛亮決定親自前往沔陽黃府,黃承彥於是吩咐家人:「只要諸葛相公一到,請其徑行登堂入室,不用通報。」這可是一項極為特殊的禮遇,諸葛亮興沖沖地昂首而入,沒想到堂屋兩廊間突然竄出兩條猛犬,往諸葛亮身上撲過去,丫環聽到聲音後連忙朝兩隻猛犬的頭上拍了一下,忽然間兩頭猛犬就停止了動作,丫環再擰一下牠們的耳朵,兩隻猛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諸葛亮仔細一看,原來是兩頭木頭制的機械狗,諸葛亮不禁啞然失笑。再仔細追問,原來正是黃家大小姐的傑作,諸葛亮由衷的佩服,也當下認定她就是自己所要娶的老婆。所以說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其實正是從夫人當時所作的機械狗所得到的靈感。 ![]() .神機妙算救後代
據傳,諸葛亮在臨死前曾經對其後代說:「我死了之後,你們當中有一個會遇到殺身之禍,到時候你們把房子拆了,牆裡面有一個紙包,上面會有救命的辦法。」不久,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當了皇帝,他知道朝廷中有一個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找藉口定他的死罪。於是便在金殿上問他:「你祖父生前有沒有說些什麼?」於是這個將軍就仔細地把諸葛亮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司馬懿聽罷,立刻命士兵把房子拆了。果然看見一個紙包,紙包上有封信寫著:「遇皇而開」,於是士兵把信遞給司馬懿,司馬懿拆開信,只見信上寫著:「拆信後返三步」,司馬懿立刻站起來後退三步。他才一站穩,就發現龍案上面正對的屋頂上,有一根玉正好掉了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司馬懿嚇了一大跳,趕緊再把信反過來看,只看見信的背面寫道:「我救了你一命,請你也留我後代一命」。司馬懿心底不禁暗自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於是便將那位將軍復職,免其死罪。.八卦衣
諸葛亮在少年時代拜水鏡先生司馬徽為師,由於刻苦向學,機智聰明,不但深得老師賞識,就連師母也十分器重他。在當時,因為還沒有鐘錶無法計時,只能利用日晷,但是一遇到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很難掌握時辰。於是水鏡先生便訓練公雞定時啼叫,所用的辦法就是按時餵公雞吃飯。諸葛亮從小便天資聰穎,老師講的東西一聽就會,為了學到更多東西,希望老師講課的時間長一些,便帶了糧食餵公雞,在公雞快要叫的時候,就餵他吃東西,這樣公雞吃飽就不會叫了。不久,水鏡先生察覺公雞都沒有按時啼叫,感到很奇怪,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是諸葛亮餵東西給公雞吃。司馬先生上課時便問學生,為什麼雞都沒有按時叫呢?其他的學生都不明就裡,只有諸葛亮心裡明白,他不會說謊,於是誠實地告訴老師,為了延長老師授課的時間,便在雞快叫的時候餵食,司馬先生聽了之後很生氣,當場把諸葛亮的書燒了,不讓他讀書。諸葛亮很著急,就跑去求師母。司馬夫人於是向司馬先生求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知道在功課上下功夫,卻會使用蒙心術欺騙老師,心術不正怎能成大事?」於是司馬夫人反替諸葛亮求情:「他小小年紀雖然使了一點心機,也是為了多學些東西,沒有其他的企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原諒了他。 只是沒有了書,諸葛亮怎麼讀書?於是司馬夫人同司馬先生說:「你有一件千年神龜背殼,聽說只要披在身上,就能上知千年前事,下曉五百年未來,就讓諸葛亮試試,如果真的靈驗,也不需要書了。」司馬先生想到自己在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也只好照辦了。於是諸葛亮將師母送給他的神龜背殼披在身上,從此便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諸葛亮身披八卦衣,也彷彿真能洞燭機先,卜知未來。 .吃瓜留子
諸葛亮因為隱居在隆中務農更生,所以非常善於種莊稼,甚至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絕活。襄陽一帶就曾經有這麼一條規矩:走進了西瓜園,西瓜可以吃得飽飽,但是瓜子請留下。據說這條「規矩」就是當年諸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不僅大而且沙甜。凡是前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一飽口福。附近的老農民都跑來請問他種瓜的經驗,他便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西瓜要種在沙地上。有好多人都跑來向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他的瓜子都沒有留下,所以大家只好敗興而歸。第二年,諸葛亮又開放西瓜園,只見園裡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乾淨、曬乾之後,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然非常有名,不僅西瓜大、皮薄而且味沙甜。現在甚至有些地方還遵守著「吃瓜留子」的這條規矩呢! .馬前課
馬前課是歷史上有名的預言,相傳馬前課是諸葛亮在軍中閒暇時,站在馬前占卜一課,也就是起一卦的意思。每一課都預言了一個歷史朝代。馬前課共有十四課,每課四句,每句四字,預言的時間由三國之後至今天的歷史大事。由於諸葛亮當時早已對天下大勢瞭若指掌,所以他可以在第一次與劉備縱論天下大事時,就精準地預言三分天下的結局,並且取出一張地圖,明確地告訴劉備,日後將在西蜀建國,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而諸葛亮其實也早已預知後主劉禪大勢已去,他之所以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只是「欲以隻手將天補」,想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罷了。馬前課第一課就直言指出無力回天鞠躬盡瘁八個字,這是諸葛亮對自己的預言,他早已知道漢朝氣數已盡,一切努力都只是「無力回天」,但他為了不負劉備三顧茅蘆之情,還是盡全力輔佐劉禪,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所以馬前課前十課就是從當時的蜀漢開始,一直到預言中華民國的誕生,經過了歷史證明,一一應驗,可以說非常的準確。諸葛亮正可謂已達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不出戶,知天下」的境界,實非凡人所能參透。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