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僅能帶給受幫助者快樂,幫助者也會從心感受到一股無上的喜悅。因為幫助他人冥冥中也是為自己積功德,累福報。在生活週遭我們常常可見有許多默默犧牲奉獻的人,他們不停地在施與,不論是金錢、時間還是精神,都可以作為我們的表率。風雨無阻的義交大隊,在來往穿梭的車輛中辛苦地維持交通,讓我們可以安心準時地上下班;發生緊急災難時的急難救助隊,深入危險災區搶救無數待救援的生命;公益團體志工,照顧貧弱無依的孤苦老人、弱勢族群……,這些英雄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卻甘之如飴,唯一的想法就是:多幫助一個人就能讓社會上少一個無辜失去生命的人,所以他們一點也不覺得苦,一點也不覺得累。他們肯定都是有福的人哪! 我們願意做一個給的人或是做一個拿的人呢?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往往是因為環境所逼或是無法意料的災禍而頓時陷入困境,因此需要他人的援手,然而卻有一些人利用他人的善心而到處搖尾乞憐。因為拿的理所當然於是食髓知味,變成社會上的害群之馬,也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救援。再者常常存著希望別人施捨的人,肯定完全失去上進的動力,因為只要擺出可憐的姿態就能博取同情,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予取予求,這樣的心態非但完全不可取,還傷害了無所求的給予者,實在令人痛心。 此外,願意給的人,也必須打從內心深處真的願意這麼做,而不是期望對方能有所回報。若是像有些大企業家捐助慈善團體只是為了節稅,或是希望從中獲得良好的名譽及聲望,這樣的功德福報是有限的。有能力助人的時候就應該多付出,就算心有餘而力不足時也要隨時保有一顆可以奉獻的心。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寒暑,若能趁著有生之年多給予、多付出,所謂施比受更有福,這樣當我們要回去的那ㄧ天,才不會覺得虛度此生啊! 結語:總是願意幫助他人的人,將來有一天當他需要他人幫助時,別人也會自動回報給他。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