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所謂「以身作則」、「上行下效」,意思就是說:想要信服於人,就必須先端正好自己的一言一行。亦即唯有端正誠懇的形象,才能真正以身行去影響他人,也就是身口意三者要達到一致才行。有些人常常言行不一,說的和做的是另一回事,於是成了「放羊的孩子」,沒有人願意相信;或是只一味的要求他人要達到自己的期望,卻怠於反省自己是否有做到?諸如此類都不是良好的榜樣,也無法取信於人。凡人如你我都存有既有的習氣與認為,並且常常容易為這些習氣與認為所左右,因而無法修正自己,所以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自我警惕,隨時端正自己,才能影響他人,進而成就他人。 由此可見,自己的一言一語、一言一行是不是很重要?大部分的人都容易犯下指使他人的毛病,常常律己者寬、待人者嚴,也忘了要要求別人的同時,自己是否有做好以身作則的表率。於是我們常常會聽見這樣的話:「你應該怎樣怎樣…」或是「這樣子不對,應該那樣才行」,這樣的話說得理直氣壯,但是仔細觀察,卻發現其實指使人的一方也經常錯誤百出,當自己的言行舉止無法使人尊敬時,又如何期待他人能照自己的要求呢?又如何期待自己能因而對他人有所影響呢? 人生在世總希望能與人多結善緣,所以就需要改變自己既有的習氣,改變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一定會覺得備感辛苦,因為這些習氣都已經被自己視為理所當然了,但是只要有決心修正過來,不好的習氣自然會消除,好的習氣也會自然形成,一旦養成習慣,自己當然也得到改變了。自己有了好的改變,才能間接將這好的改變影響週遭的人,他人也才會心服口服,也才能因這影響而獲得良好的習氣與進步。 所以,要使他人有所改善與進步,端正自己的一切,包括言行舉止、思想態度……等等,可說是非常重要啊! 結語:凡事要反求諸己,先問自己是不是有做到?再進一步要求他人。 |
![]() |
![]() |
![]() |
![]() |
![]() |
![]() |